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印度 外商卡位激戰


2000年,台資著名鞋廠萬邦從廣州搬移到清遠,這段只要幾小時車程的路,卻讓萬邦花了五年時間搬家。2006年,萬邦轉往印度設置第二生產基地,飛快地在11個月內完成建廠並投產。兩段快、慢不同的遷移軌跡,正好解釋了台商面臨的生存戰越來越激烈。

萬邦專為單一客戶愛迪達代工生產運動鞋,在企業發展史上,有幾個時間點值得記憶。一個是1988年,萬邦前往廣州投資,第二是,2000年隨著公司規模日益壯大轉進清遠,第三則是,2006年萬邦將大陸生產基地延伸到印度。

萬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紀政表示,萬邦早期的舊廠位在廣州石井,不過廠房規模有限,無法支應萬邦不斷擴增的產能,也無法滿足萬邦建立一座「以人為本」生產基地的需求,加上廣州工資一路追漲,萬邦只好搬離舊巢。

從廣州到清遠,萬邦採取的策略是拉長搬遷期減輕陣痛。萬邦一面萎縮廣州近兩、三千人的舊廠,一面興建清遠廠房,再慢慢滑入生產。清遠廠在2001年開始興建,但一直到2006年5月,萬邦才宣告喬遷完畢。

楊紀政解釋,萬邦不比鴻海富士康,一呼百諾就能把整個供應鏈一拉就走。製鞋是所有傳統產業中,製作工序最長的行業之一,「一條成熟的供應鏈,至少要花十年才能養成,萬邦的第一次彈跳不宜跳得太遠。」

當年萬邦搬家時,不少業內台商都忍不住質疑,從廣州搬到清遠,實在太近了,可能要不了多久,清遠的工資也會漲上來,屆時還要打帶跑嗎?不過,萬邦認為,以當時的條件,搬得太遠,物流作不起來,近一點,供應商還能補到位。

萬邦位在清遠的廠房用地高達3,000畝,當初放眼往去都是青蔥稻田,如今「萬邦王國」越來越有型,鄰近商家圍繞著這座近萬人的工廠而生,好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目前,萬邦四個生產車間均接近滿載,一個月可產出高達200萬雙鞋。不過,「滿載」對於萬邦來說,是個好、壞參半的消息。好消息是工廠接單暢旺,壞消息卻是得要另覓投資地,擴增產能。

萬邦站穩清遠後,第二次彈跳同樣也讓台商同行大吃一驚。原因是,萬邦相中的第二生產基地,不在大陸內部,而是向南好幾千公里的印度南方AP州。

有趣的是,這一次遷移,萬邦顛覆了當年從廣州搬家到清遠的「慢慢搬」邏輯。2006年1月,在沒有供應商隨同進駐的情況下,萬邦從簽約到生產只花了11個月,就在AP州的Mamaru小村複製了一座和清遠萬邦極為相似的第二基地。

外商蜂擁踏進印度,對台商來說,文化、語言不通仍是一大問題。目前進駐印度南方的台商,除了富士康、勝華之外,在鞋業方面,還有耐吉的核心代工業者─豐泰,正好和萬邦相映成趣。

萬邦執行董事陳清煙表示,愛迪達一向鼓勵旗下代工廠在不同國家設立第二生產據點,此舉能避免投資風險過度集中。這幾年,歐美國家頻頻指控大陸存在低價傾銷問題,迫使萬邦必須在大陸以外,另闢一個生產基地。

【2008/06/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