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宅經濟指標 美電玩上月銷量跌17%

美國3月份電玩銷售量下跌超過預測,今年首季表現也平平,主要原因是經濟衰退、復活節假期落在4月,以及缺乏好戲推出。

根據市場研究業者NPD集體的數字,美國3月電玩硬體、軟體和配件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月下挫17%,只有14億3000萬美元(台幣584億8900萬元),今年首季銷售額是42億5000萬美元,乏善可陳。

硬體銷售量下跌18%,為4億5560萬美元;軟體下跌17%,為7 億9280萬美元;配件跌15%,為1億8570萬美元。

電玩的業績向來優於整體經濟,但最近的數字顯示電玩並非百毒不侵。NPD分析師富拉奇爾表示,「電玩業還不能說天塌下來了」,但復活節假期移到4月,的確影響業績。而沒有好戲推出,也是重要因素。去年3月,任天堂推出Super Smash Bros. Brawl,不但拉高業績,並且成為全年最賣的電玩。

遊戲機只有微軟Xbox 360的銷售額高於去年3月。不過,3月最暢銷的主機是任天堂的Wii,賣了60萬1000台,其次是任天堂DS,賣出56萬3000台。第三名是新力的PlayStation 3 ,賣出21萬8000台。

任天堂副總裁凱格勒表示,該公司最近推出的DSi,上市首周賣出43萬5000台,詳細數字將在4月報表中揭曉。

3月最暢銷的電玩軟體是Capcom的Resident Evil 5(Xbox 360),第二名是Pokeman Platinum(任天堂DS),第三名是微軟的Halo Wars。

【2009/04/17 聯合晚報】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經濟學人周刊:日已淪為貧窮大國

最新一期日本「經濟學人」周刊報導,要日本人承認日本雖是經濟大國,卻也已是貧窮大國的事實,日本舉國上下向來不承認日本有貧窮,將貧窮淡化為差距,甚至根本忘記貧窮這回事,但金融危機凸顯這個問題,日本不宜再自欺欺人。

貧窮問題在1990年代開始加深。在泡沫化以後的長期經濟低迷中,政府為了舒活企業,逐步放寬對解雇的限制,許多企業於是把正規雇用改變成非正規、約聘式雇用,也就是日文所謂「派遣人員」。2007年,派遣人員已達1,890萬人,占日本勞動力三分之一以上。同時,國家財政重建的論調高唱入雲,社會安全保障的經濟漸被削奪,本來已經不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由此益趨脆弱。

愈來愈多擔當家庭支柱的男性淪為派遣人員,一旦從派遣再陷入失業,下場就是街友。日本的派遣工人有事做才有工資,而且大多數沒有保險,有保險者,理賠條件極苛,只有兩成人有幸拿到。他們也住不起房子,日本很少廉租房,無屋者不露宿街頭,只有當「網咖難民」。

失業者可以向厚生勞動省求助,但通常難獲回音。日本從1960和1970年代成為工業大國,以沒貧民的中產階級社會自視,一般人賤視貧民,認為貧窮全因懶惰,政府同情更少。

貧窮不單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日本有些律師、工會和街友在2007年成立「反貧窮網」,今年1月,500多名失業者在東京日比谷公園紮營,和厚生勞動省打對台。

【2009/05/13 經濟日報】

台灣民眾可以1天無政府 不能沒超商

  • 2009-05-11 中國時報 【曹秀雲╱台北報導】

 ▲國內部分便利商店提供簡易桌椅,可讓消費者在內休息、用餐或喝杯飲料。(王英豪攝)

     在台灣,人們可以一天不和政府打交道,卻不能一天不去便利超商!台灣超商密度居世界之冠,平均二千五百人即有一家超商,估計逾八百五十萬人每天都要到便利商店報到。台灣便利超商的經營奇蹟,就連被喻為「新興市場教父」的世界級投資大師莫比爾斯(Mark Mobius),都砸了新台幣三十億元來投資

     根據日前出爐的「二○○九台灣連鎖年鑑」,去年台灣四大便利超商系統-統一超商、全家便利、萊爾富、OK便利,店數共有九一八四家,目前最新數據則又增加九十九家,達到九二三八家。業者估計,今年底台灣地區的便利超商數最高可衝到九千四百八十家左右,已逐漸接近破萬店紀錄。

     超商密度冠全球 平均每人二天逛一次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認為,二○○○年時,台灣便利超商有五大品牌,處於百家爭鳴,一年市場可增加六百多家新店。但至去年,便利超商年增店數降到一百五十多家,營收總額年增率也從火紅的兩位數,到去年一.一八%,顯示「台灣超商業態的市場真正進入飽和期。」

     台灣超商密度高居世界之冠,平均二千五百人即有一家超商,估計超過八百五十萬人每天都要到便利商店報到。尼爾森先前一份「消費者購物行為調查」也顯示,愛消費的台灣人,每月平均到便利商店購物次數達十五次,等於二天就會到便利商店買東西。便利商店滲透你我生活,對便利商店的依賴越來越深。

     方便鄰居 統一超商一年代收額一千億

     不過,台灣便利超商的發展奇蹟,並不在數量,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指出,「關鍵在了解現代人的需要、解決人們的不便。」謝健南舉例,統一超商發現人們繳費的不便,在一九九九年首先開發中發電信電話帳單繳費業務,之後這項代收繳費服務衍生出十大類項服務,包括目前有電信、水電、停車、瓦斯、加值卡、分期付款、信用卡、交通費、金融壽險金、有線電視等,一年有超過一億六千筆代收服務,代收金額高達一千億元。

     二○○○年台灣網路泡沫化,但無線虛擬的生活趨勢卻是一股無法擋潮流。便利超商中的萊爾富首先在○四年引進一台「Life-ET」多媒體機,剛推出時,還有許多人質疑:這台機器好像是來佔地方的!

     沒想到○四、○五年網路快速發展,接著統一超商也導入ibon機、全家也建構FamiPort多媒體終端機,這小小一台機器,可以整合票券、網路服務,將虛擬消費與實體販售有了整合連結。統一超商透露,ibon導入駕照換發服務後,目前已經有超過三成民眾改在統一超商換駕照,因為省時又方便。

     潘進丁在「便利商店產業動態分析」中指出,資策會估算○八年線上購物金額可達二千四百三十億元,便利超商挾網路之便,與網路通路形成虛實互應,便利超商可提供更有競爭力價錢。

     「在二五○CC瓶子中,思考如何能裝進五○○CC容量」謝健南說,台灣便利商店產業已進入到「質」的時代,目前一家便利商店販售商品大約有二、三千項,要持續獲利進步,他認為關鍵在回到「了解顧客需要」而給予深化互動。

 
  • 小檔案-四大便利商店 寶島爭鳴   2009-05-11 中國時報 【(曹秀雲)】

     台灣知名食品集團統一企業,在一九七八年獲得日本授權成立台灣第一家7-ELEVEn,去年剛過三十周年慶的統一超商7-ELEVEn,目前全省與離島共有四千八百零七家店,為四大便利店龍頭,市佔率超過五成,其中,九成店數屬於加盟店。

     排行第二的全家Family Mart,是日本Family Mart海外第一個加盟系統,最早由禾豐集團在一九八八年引進。目前全家在台灣共有二千三百五十四家店,去年併購泰山集團創立的福客多便利超商。

     全省現有一千二百五十四家店的萊爾富,為台灣第一個自創品牌的便利超商,創立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最晚,目前是台灣第三大的連鎖便利店,屬於光泉牧場公司關係企業。

     台灣的OK便利店,原由豐群企業集團在一九八八年九月與美商Circle K合資成立,二○○七年後與美國總部解約,改稱OK便利店,目前為台灣連鎖便利系統第四品牌,全省有八百二十三家店。

 

平溪零超商 柑仔店服務足感心

  • 2009-05-11 中國時報 【吳政峰╱北縣報導】 

    無論在山巔水湄,超商攻無不克。台北縣的平溪鄉卻是個例外。

     日據時代以盛產煤礦著稱的平溪鄉,老街上看不到一家廿四小時超商,放眼望去,盡是阿公、阿嬤經營的柑仔店。

     雖無廿四小時燈火通明的超商,但在老街上的柑仔店,除了販賣餅乾、涼水、雜貨,還多了超商沒有的在地人情味。旅客在柑仔店消費,阿公、阿嬤們不但噓寒問暖,還是熱心的報馬仔,不吝提供平溪最夯的私房觀光景點與美食,讓遊客直誇,「足感心ㄟ!」

     對於平溪沒有超商,全家公關經理林翠娟指出,要開一家新的便利店,以全家為例,必須考慮到包括住戶數、消費力、車潮密集度、商圈屬性,以及貨物的物流配送路線效益等種種問題,有些地區可能在假日有人潮,但假日消費力是否可以支撐平日的開店營運績效,種種條件都需要經過計算仔細評估,符合條件才能開店。

     在台北縣政府推動發展城鄉觀光政策下,近年每逢天燈節、螢火蟲節與周末假日,總吸引大批遊客赴平溪等老街,尋幽訪古。在平溪土生土長,六十歲的楊太太笑說,「有沒有超商,無所謂啦!因為我們有柑仔店,不但服務親切,餅乾、涼水、日常用品,應有盡有。」

     雖然柑仔店晚間八時或十時就打烊,但在地人若遇半夜肚子餓,敲門或打電話,柑仔店還是會開門,熱心服務民眾。

     由於平溪工作機會少,年輕人多到外地工作、生活,全鄉五千多人,多數是老人與小孩,比較早睡,沒有夜生活,柑仔店每天清晨五時開門營業,在地人說,儘管沒有超商,他們不覺得不方便。

     傳言柑仔店擔心外人搶生意,抵制廿四小時超商?楊太太反駁,不可能,連鎖超商公司財力雄厚,他們沒能力阻擋。超商公司要在平溪鄉開設一百家店,他們也管不著。

     她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啦!開設廿四小時商店的管銷成本昂貴,晚上沒有外地客投宿,在地人又早早入睡,因為晚上老街沒半個人,所以連鎖超商集團,迄今都未在平溪鄉展店。

住商混合 便利店如「變色龍」

  • 2009-05-11 中國時報 【黃馨儀、曹秀雲╱台北報導】

     台灣消費者而言,便利超商幾乎要和陽光、空氣、水一般重要!總數量超過九千家的便利超商,與購物中心、百貨公司、量販店等零售通路經營模式比較雖然屬於小型,但多角化經營,且刁鑽靈活,堪稱是一隻力量強大無比的「變色龍」!

     台灣平均二千五百人就擁有一家便利商店,美國是平均二千九百人有一家,日本則是約三千四百有一家,日本東京較為例外,約每一千人有一家,是便利店密度最高城市,而全球平均大約是每六千人就有一家。

     台灣便利超商能快速發展原因,擁有超過三十年實務經驗的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指出,台灣都市計畫發展形成住商混合又垂直座落特色,一棟建築物中,可以有商場、辦公室、住家,使得人潮往來日夜不停且頻繁,川流人潮成了便利超商成長養分,因此在台灣一級都會區,經常發現五十公尺或百步內即有一家,甚至多家便利超商爭鳴的景象。

     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王志弘分析,和東亞日本、香港或新加坡相較,同屬於地窄人稠的台灣,超商比例獨占鰲頭,原因是台灣在高度工業化下,發展出新加坡、日本或香港所沒有的「住商混合」生活型態,加上台灣熱鬧的廿四小時生活需求,便利超商逐漸變成人們鄰居般,無所不在。

     隨著虛擬網路趨勢發展,加上去年不景氣浪潮,主打價格戰的量販、超市虎視眈眈,面臨飽和的便利超商內外遭夾。謝健南指出,便利超商開始走入「質」的時代,走入社區,串聯成網子般包圍住人們的生活,變成溫暖的現代「柑仔店」,是下一步便利超商的發展方向。

覓食、繳費… … 宅男腐女賴以維生

  • 2009-05-11 中國時報 【黃馨儀╱台北報導】

     超商,在現代生活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男女老少,都深切感受到便利商店重要性。卅三歲的阿鵬說:「如果沒有超商,真不敢想像生活要怎麼過!」

     阿鵬是個在家工作的SOHO族,上下班時間很難畫分,工作時就是面對電腦動腦又動手,休閒時也是面對電腦打電玩逛網站;雖然有個交往多年的親密女友,但兩個人最常做的事就是「窩在家裡」當宅男和腐女。

     阿鵬每天醒過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到超商挑選三明治配上一杯咖啡。

     由於作息時間相當不固定,屬於夜貓子一族的阿鵬,早就對網咖沒興趣,夜店消費又太貴,阿鵬說,半夜無聊時,就到樓下超商買關東煮附加大碗湯頭,順便坐在超商附設的雅座上,翻翻當期汽車、3C雜誌,「時間咻一下就過去」。

     每個月的水電瓦斯或手機費,甚至路邊停車費或罰單,都在樓下的超商解決,如今連所得稅都可到超商付清,真的是「方便很大!」如果在網路上購物,阿鵬也會直接到超商取貨付款。阿鵬也偷偷透露,超商還有另外的一項附加價值,就是可以「觀賞」櫃檯可愛的正妹,阿鵬笑說,真無法想像,沒有超商的日子要怎麼過!

     就讀小三的小妮也愛逛超商,不但可以吹冷氣順便等媽咪來接,還可以用零用錢買思樂冰、熱狗和Hello Kitty棒棒糖,順便收集可愛的公仔和玩具,隔天再和同學交換討論最新情報,這樣才不會退流行。

     隨著單車郊遊與環島風潮興起,超商也成為單車族最首選的「食物補給站」。無論巧克力、運動飲料或飯糰、能量補給包,都能快速補充流失的熱量與水分,看來對許多民眾來說,真的是「可以一日無政府、不可一日無超商」。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巴隆:太陽能產業 黑夜來臨

西班牙2008年推動鼓勵使用太陽能的計畫,全國掀起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的熱潮,帶動太陽能板與上游產業景氣,生產太陽能板材料太陽能矽晶的廠商利潤率高達90%。
彭博資訊

最新一期巴隆金融周刊報導,太陽能板廠商去年享有高達90%的利潤率,今年重大利空匯集,太陽能廠商的好日子結束了,黑夜降臨了。

一年前,太陽能電池用的矽晶每公斤現貨價高達450美元,現在接近100美元就買得到,如果再等一個月,價格可能更便宜。去年廠商的利潤率高達90%,刺激全球廠商擴產,新產能不斷開出,卻碰到政府鼓勵縮水、油價下跌、世界金融風暴,以及太陽能板終端需求減少等不利因素。

太陽能廠商和投資人必須調整商業模式,應付嚴重到超出想像的供應過剩,中國大陸和美國政府的新補貼有助於中國苦苦掙扎的太陽能光電產業,價格下降有助於刺激銷售量。問題是太陽能廠商最後會變成高獲利的英特爾,還是慘賠的記憶體晶片廠商。

矽晶降價求生 威脅薄膜市場

用記憶體來比喻太陽能板似乎再適當不過,原本成本較低的薄膜太陽能板似乎可以熬過過剩的傷害,現在矽晶太陽能板似乎可能跌到極低的水準,甚至奪取低成本薄膜太陽能板廠商的市場,使薄膜廠商難以生存。

薄膜太陽能板的主要賣點是減少使用矽晶材料達97%,現在矽晶降價,若干太陽能板產品的價格,跌到比美國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與能源轉換(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兩家薄膜廠商的產品還便宜,第一太陽能的毛利率和本益比22的股價似乎註定會下跌。

德國2003年補貼太陽能設備帶動世界太陽能熱潮,西班牙去年推出類似政策,引發建商搶購太陽能板、太陽能板廠商搶購矽晶,以致模組廠商北京英利綠能的矽晶合約價三年上漲四倍。廠商每公斤生產成本30到40美元,現貨價卻高達450美元,利潤率高達90%,歐美矽晶廠商都大賺特賺,連後起之秀的中國協鑫矽業毛利率都高達75%。

擴產減少成本 恐也拉低利潤

第一太陽能在西班牙太陽能熱潮中頗有獲利,但現在矽晶原料價格跌向每公斤50美元,侵蝕該公司的主要優勢,該公司的因應之道是加倍擴產,以便降低成本。

但這種策略可能造成過剩,導致第一太陽能的利潤率和股價下跌。

從矽晶新產能開出的時程來看,今年太陽能矽晶供應可能比需求多出50%,明年可能多出75%,未來五年裡,廠商計劃把產能從目前的10萬噸擴增為20萬噸,有助於把太陽能發電成本降到和火力發電一樣低,卻也會拉低太陽能產業的利潤率。

【2009/03/30 經濟日報】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畢恆達:你的人生由廣告作主?

畢恆達
據說,出門上班逛街購物一整天,我們可能就在近百個監視器裡留下身影。每一天,我們是否也暴露在上百個品牌當中呢?從鬧鐘、牙刷牙膏、衛生紙、洗面乳,到汽車、可樂、電腦、軟體、牛仔褲與包包,品牌纏繞我們一身╱一生。再加上捷運車站、公車車體、電視報紙與建築物立面上無所不在的廣告,抬頭仰望一個沒有logo的天空,是否可能?

有一位朋友早晨起床不自覺哼著近來流行的一首電視廣告歌曲,自己嚇了一跳。他無法忍受美好的清晨竟然是由廣告揭開序幕,斷然把電視機送給了友人。廣告不只是提供外在的新知,更潛入我們的心靈,形塑我們的認知。暴露在廣告與商品之中,讓我們覺得自己身材太胖、皮膚太黑、個子太矮、頭髮太少而車子太小。廣告不只是企圖刺激購買慾,更讓我們變得不完美、不滿足。它帶來的不是激勵,而是沮喪。可是作為一名市民,如何對抗龐大的企業體制呢?

文化惡搞 揭露商業主義隱藏的訊息

文化惡搞(Culture Jamming,或譯為文化干擾)給我們一種抵抗的啟發。從劇場、嘉年華、貼貼紙到改廣告看板,企圖揭露商業主義的隱藏訊息、激發新的眼光來看我們的生活環境,重新鏈結市民間的關係。

誠如廣告看板解放陣線,本著極簡主義的哲學,挪用原有廣告的手法,在新舊並陳的訊息中產生對比,以透露企業的真相。最有名的例子是,將Facts牌香菸廣告中的Iam realistic, I only smoke Facts.改成I am real sick, I only smoke Facts.,然後再用白色膠帶作成箭頭連結Facts(事實)與「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語。他們使用的材料都是容易清除的,所以不會犯了損害財產罪。字體更動愈少,就愈能保留原有意象,產生反差。而且只需更動一個廣告看板,然後上網,這樣大眾以後只要看到該廣告,腦中就自然會浮現更動過後的意象,而讓效果持續。

也有人採用漫畫書中人物說話的泡泡貼紙,來與廣告對話。例如在馬戲團廣告上,訓練員的嘴邊貼上泡泡,上寫:「我們用鞭打來訓練動物」。或者在影音出租連鎖店的廣告上,書寫:「與其消費別人的生命經驗,為甚麼不親自去體驗人生」。

深入思考 質疑資本運作的真實面貌

我們即使不採取文化惡搞的行動,至少學習去質疑並看清資本運作的面目。為何有錢就可以買下公車車體與建築物的立面?為什麼捷運車站與公車內部都為視聽廣告所淪陷?吊詭的是,我們容許一個塗鴉風格的廣告看板,卻又討厭一幅工地圍籬上的塗鴉。

我們也可以思考為何同樣是五分埔的服飾產品,只要加上跨國企業的商標,價格就翻了好幾番?為何台灣的公務電腦系統被微軟所綁架,無法更換成免費的作業系統?而報紙上公布的一項性愛滿意度調查,其實是藥廠贊助的,為的是促銷助性的小藥丸。

在併購的年代,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電影、電視、報章雜誌,以及其他食品、化妝品、資訊等產業,彼此免費相互廣告哄抬,讓置入性廣告更難以察覺。就像電影「侏儸紀公園」上映前,「碰巧」就會有時代雜誌(Time)恐龍專題的報導,先以科學之名炒熱恐龍議題。台灣紅極一時的超級星光大道,在中視首播、在中天重播、在中時的影劇版報告戰果,而參賽者也不時出現在中時的時尚版面,這三中媒體的相互幫襯並非偶然,節目與廣告的界線就愈來愈不確定了。作為消費者,不可不察。

(本文作者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2009/04/15 聯合報】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讓陸客從阿里山日月潭走向廟口夜市

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來台,幾天都只能在維安森嚴的旅館和會場間進出。離台前,他不勝遺憾地說,本來想去士林夜市看看,可惜「條件不具備」。

所謂「條件不具備」,指的當然是去年陳雲林遇上的圓山抗議事件,最後釀成了流血衝突。我方惟恐舊事重演,因此採取嚴密維安,連客人的好興致也顧不得了。接待當局這種「管不了群眾,只好管制客人」的作法,固顯得因噎廢食;但像士林夜市、基隆廟口這類充滿台灣情調的市集,如果竟容不得大陸來客自由來去,豈不是民主台灣的遺憾?

士林夜市成為鄭立中的造訪目標,並非偶然。一般陸客來台的標準觀光行程,多半直指阿里山、日月潭、故宮等地,或者諸如安利菁英團大掃台北東區精品名店。但那些曾數度來台,或者對台灣社會有不同想像與好奇的人,卻會選擇士林夜市這類在地人消費的熱點,一則品嘗各式各樣的台式小吃,二則和台灣人作第一類接觸,那才是真正的深度旅遊。身為對台工作的官員,鄭立中當然想親身體驗台灣的民情,但現狀下確實「條件不具備」。

在兩岸的努力下,近兩個月陸客來台人數激增,突破了每日三千人的上限,正考慮上修為每日七千兩百人。這除反映「觀光帶動經濟」的效益更可能實現,也意味陸客來台即將進入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簡單地說,我們面對的情況,不僅僅是考慮旅遊景點及觀光飯店的接待能力,而是要跨越傳統的「觀光」定義,思考更真實的接觸和更全面的互動。如果士林夜市或街旁小店都能隨時接待陸客,那才是兩岸交流效益的極大化。

不只鄭立中想去士林夜市,郭台銘日前也才招待了大批山西鄉親在那裡大啖小吃,更多大陸交換學生則在本地同學陪伴下,在此有過愉快的味覺經驗。從志在一遊「阿里山」到嚮往「士林夜市」,不僅可看出陸客口味的蛻變,也是兩岸交流深化的必然。對陸客而言,阿里山是統戰年代教科書上的台灣樣板名勝,此生必要親訪,有時卻未若神遊;而諸如士林的各地夜市卻是現代台灣市井文化的新藝綜合體,來客在短短時間即能親炙台灣社會的生猛多元。如果「條件具備」,誰願被局限在團進團出的定點餐廳中,而不去品嘗一下活生生的台灣滋味?而在夜市攤商而言,又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好手藝留在陸客讚嘆的口碑裡?

常州的趙根大,光鮮闊綽的安利菁英團,其實都不是典型的大陸觀光客。多數陸客只是想來看看台灣究竟和中國有什麼不同,他們既不囂張,也不粗魯;他們對台灣民主懷著好奇和欽慕,對台灣文化默默比較觀察,對反中人士的嗆聲則保持作客者的警覺。如果有人對於陸客大量湧到感到不安,別忘了廿年前台灣人曾以同樣的方式進入中國探索,中國並未因此受害,反而因開放而有了變化與進步的動力。

對台灣而言,也是如此。開放陸客觀光,絕不只是為了「提振消費」那樣短視近利的目的,而是希望兩岸人民在交流中增進了解和友誼,從而減少敵意、降低衝突,進而彼此學習,發現彼此更大的共同利基。也因此,政府應再提供更大的空間,讓陸客的行程不必局限在制式景點,使他們有深入民間的機會與自由。而那些隨時想給陸客一記「當頭棒喝」的獨派人士,若肯往深處想,說不定也能換一個比較積極的思維,設法用美食、溫情及文化攻勢,爭取這些先鋒陸客成為支持與認同台灣民主的朋友,而不只是始終用一盤「嗆聲」的冷菜來轟炸他們。

如果在士林夜市遇見大陸觀光客,你會怎麼做?也許可以和他聊聊,也許為他解說一下小吃,也許只是默默觀察。夜市本身就是一場雄辯,無需多言。只是別忘了,當你在觀察對方時,人家也在觀察你。

※延伸閱讀》
•最想逛夜市…鄭立中「呼乾啦」

【2009/04/22 聯合報】

畢恆達:你的人生由廣告作主?

畢恆達
據說,出門上班逛街購物一整天,我們可能就在近百個監視器裡留下身影。每一天,我們是否也暴露在上百個品牌當中呢?從鬧鐘、牙刷牙膏、衛生紙、洗面乳,到汽車、可樂、電腦、軟體、牛仔褲與包包,品牌纏繞我們一身╱一生。再加上捷運車站、公車車體、電視報紙與建築物立面上無所不在的廣告,抬頭仰望一個沒有logo的天空,是否可能?

有一位朋友早晨起床不自覺哼著近來流行的一首電視廣告歌曲,自己嚇了一跳。他無法忍受美好的清晨竟然是由廣告揭開序幕,斷然把電視機送給了友人。廣告不只是提供外在的新知,更潛入我們的心靈,形塑我們的認知。暴露在廣告與商品之中,讓我們覺得自己身材太胖、皮膚太黑、個子太矮、頭髮太少而車子太小。廣告不只是企圖刺激購買慾,更讓我們變得不完美、不滿足。它帶來的不是激勵,而是沮喪。可是作為一名市民,如何對抗龐大的企業體制呢?

文化惡搞 揭露商業主義隱藏的訊息

文化惡搞(Culture Jamming,或譯為文化干擾)給我們一種抵抗的啟發。從劇場、嘉年華、貼貼紙到改廣告看板,企圖揭露商業主義的隱藏訊息、激發新的眼光來看我們的生活環境,重新鏈結市民間的關係。

誠如廣告看板解放陣線,本著極簡主義的哲學,挪用原有廣告的手法,在新舊並陳的訊息中產生對比,以透露企業的真相。最有名的例子是,將Facts牌香菸廣告中的Iam realistic, I only smoke Facts.改成I am real sick, I only smoke Facts.,然後再用白色膠帶作成箭頭連結Facts(事實)與「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語。他們使用的材料都是容易清除的,所以不會犯了損害財產罪。字體更動愈少,就愈能保留原有意象,產生反差。而且只需更動一個廣告看板,然後上網,這樣大眾以後只要看到該廣告,腦中就自然會浮現更動過後的意象,而讓效果持續。

也有人採用漫畫書中人物說話的泡泡貼紙,來與廣告對話。例如在馬戲團廣告上,訓練員的嘴邊貼上泡泡,上寫:「我們用鞭打來訓練動物」。或者在影音出租連鎖店的廣告上,書寫:「與其消費別人的生命經驗,為甚麼不親自去體驗人生」。

深入思考 質疑資本運作的真實面貌

我們即使不採取文化惡搞的行動,至少學習去質疑並看清資本運作的面目。為何有錢就可以買下公車車體與建築物的立面?為什麼捷運車站與公車內部都為視聽廣告所淪陷?吊詭的是,我們容許一個塗鴉風格的廣告看板,卻又討厭一幅工地圍籬上的塗鴉。

我們也可以思考為何同樣是五分埔的服飾產品,只要加上跨國企業的商標,價格就翻了好幾番?為何台灣的公務電腦系統被微軟所綁架,無法更換成免費的作業系統?而報紙上公布的一項性愛滿意度調查,其實是藥廠贊助的,為的是促銷助性的小藥丸。

在併購的年代,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電影、電視、報章雜誌,以及其他食品、化妝品、資訊等產業,彼此免費相互廣告哄抬,讓置入性廣告更難以察覺。就像電影「侏儸紀公園」上映前,「碰巧」就會有時代雜誌(Time)恐龍專題的報導,先以科學之名炒熱恐龍議題。台灣紅極一時的超級星光大道,在中視首播、在中天重播、在中時的影劇版報告戰果,而參賽者也不時出現在中時的時尚版面,這三中媒體的相互幫襯並非偶然,節目與廣告的界線就愈來愈不確定了。作為消費者,不可不察。

(本文作者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2009/04/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