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早年陳鳳美是從事自行車零組件買賣的貿易公司老闆,因生意關係,認識奧地利籍的前夫,她就放下小有成就的事業,遠嫁奧地利。 前夫家族在2001年買下當時虧損累累的KTM自行車廠,她的前夫經營五年多,仍難扭轉頹勢,最後拋下她與兩個女兒及公司遠走美國。 當時陳鳳美可以放任不管,但因心疼兩個女兒,也不忍心看到KTM的品牌從此衰敗,決定接受婆婆的請求出任KTM總經理。 剛接手時,陳鳳美承受失婚痛苦,對當地民情風俗、語言(德語)又不熟悉,加上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企業環境中,讓她推動改革時經常有無力感。 所幸前夫家族與董事會支持,陳鳳美得以放手一搏;經過四年改革,讓這家每年虧四、五百萬歐元的公司轉虧為盈。目前KTM不含代工收入,品牌事業每年的銷量就達18萬輛,獲利超過400萬歐元。 陳鳳美說,她運用台灣自行車業的資源以提升KTM的質量,例如派員來台取經,學習先進的碳纖車架的設計與生產技術,也採購台灣一流的零件。 KTM最大的成功就是「二人一組」的生產線改革,將歐洲的高人工成本轉化為競爭優勢。她說,一般自行車組裝線採「一條龍」式設計,每個作業員負責單一動作,經常會因員工出勤狀況不穩定、經驗甚至個人心情,導致品質參差不齊,進而影響整台車的水準。 她改採「二人一組」責任制的模式,一男一女兩人為一組,負責一台車的組裝工作,並簽名為該車品質負責。雖然生產效率較差,但對提升品質與穩定度幫助很大。 KTM進軍亞太市場,陳鳳美選擇故鄉台灣為出發點,希望讓自行車業的「台灣媳婦」故事繼續發光發熱。 【2009/03/17 經濟日報】 |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奧地利第一品牌 KTM紅回台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