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美國3月份電玩銷售量下跌超過預測,今年首季表現也平平,主要原因是經濟衰退、復活節假期落在4月,以及缺乏好戲推出。 根據市場研究業者NPD集體的數字,美國3月電玩硬體、軟體和配件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月下挫17%,只有14億3000萬美元(台幣584億8900萬元),今年首季銷售額是42億5000萬美元,乏善可陳。 硬體銷售量下跌18%,為4億5560萬美元;軟體下跌17%,為7 億9280萬美元;配件跌15%,為1億8570萬美元。 電玩的業績向來優於整體經濟,但最近的數字顯示電玩並非百毒不侵。NPD分析師富拉奇爾表示,「電玩業還不能說天塌下來了」,但復活節假期移到4月,的確影響業績。而沒有好戲推出,也是重要因素。去年3月,任天堂推出Super Smash Bros. Brawl,不但拉高業績,並且成為全年最賣的電玩。 遊戲機只有微軟Xbox 360的銷售額高於去年3月。不過,3月最暢銷的主機是任天堂的Wii,賣了60萬1000台,其次是任天堂DS,賣出56萬3000台。第三名是新力的PlayStation 3 ,賣出21萬8000台。 任天堂副總裁凱格勒表示,該公司最近推出的DSi,上市首周賣出43萬5000台,詳細數字將在4月報表中揭曉。 3月最暢銷的電玩軟體是Capcom的Resident Evil 5(Xbox 360),第二名是Pokeman Platinum(任天堂DS),第三名是微軟的Halo Wars。 【2009/04/17 聯合晚報】 |
最新一期日本「經濟學人」周刊報導,要日本人承認日本雖是經濟大國,卻也已是貧窮大國的事實,日本舉國上下向來不承認日本有貧窮,將貧窮淡化為差距,甚至根本忘記貧窮這回事,但金融危機凸顯這個問題,日本不宜再自欺欺人。
貧窮問題在1990年代開始加深。在泡沫化以後的長期經濟低迷中,政府為了舒活企業,逐步放寬對解雇的限制,許多企業於是把正規雇用改變成非正規、約聘式雇用,也就是日文所謂「派遣人員」。2007年,派遣人員已達1,890萬人,占日本勞動力三分之一以上。同時,國家財政重建的論調高唱入雲,社會安全保障的經濟漸被削奪,本來已經不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由此益趨脆弱。
愈來愈多擔當家庭支柱的男性淪為派遣人員,一旦從派遣再陷入失業,下場就是街友。日本的派遣工人有事做才有工資,而且大多數沒有保險,有保險者,理賠條件極苛,只有兩成人有幸拿到。他們也住不起房子,日本很少廉租房,無屋者不露宿街頭,只有當「網咖難民」。
失業者可以向厚生勞動省求助,但通常難獲回音。日本從1960和1970年代成為工業大國,以沒貧民的中產階級社會自視,一般人賤視貧民,認為貧窮全因懶惰,政府同情更少。
貧窮不單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日本有些律師、工會和街友在2007年成立「反貧窮網」,今年1月,500多名失業者在東京日比谷公園紮營,和厚生勞動省打對台。